• 微信公众号

南美白对虾“偷死病”的病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发表日期:2016-02-17作者:来源:《科学养鱼》浏览次数:2642

据FAO统计,2013年世界南美白对虾的产量为3314447吨,但是病害尤其是“偷死病”给南美白对虾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偷死病”在2009年之前就在中国有出现,但其病因一直未能被解释。我们总结了南美白对虾“偷死病”的病因,并提供详细的防治措施,希冀为南美白对虾养殖从业者提供参考。


“偷死病”即在养殖过程中未被养殖人员发现的大量死虾现象,主要发生在养殖的前中期。主要表现为:虾停食并出现空肠空胃,在塘边不规则无力游泳,最终在食台、塘底、塘边出现大量死亡。


一、早期死亡综合征(EMS)


EMS自2009年在我国海南地区暴发,给对虾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截至2013年EMS给亚洲对虾养殖业造成的损失超过 10 亿美元。EMS 常见于放苗后的7~30天,患病虾体多呈白浊并微红,肝胰腺出现异常肿大,呈淡白色或淡黄颜色;也有部分病虾出现肝胰腺萎缩。病虾通常在池塘水面缓慢游动,出现空肠及空胃。该病病情发展十分迅速,排塘率极高。目前针对EMS 的病原,有 3 种主流观点:第一种是由一种副溶血弧菌的特异变种,是副溶血弧菌携带有昆虫毒素蛋白,从而导致细菌释放毒素致使虾死亡;第二种认为由黄头病病毒(YHV)引发起、弧菌继发性感染的结果;第三种观点是直接由弧菌感染所致,但其根本原因为虾苗抗逆性的下降。笔者认为:水产养殖是一个系统工程,导致EMS的直接原因应该是病原,根本原因是虾体自身抗逆性,其中养殖环境为诱发因素。


二、急性肝胰腺坏死病(AHPND)


AHPND 被认为是 EMS 的一种病因,但笔者认为两者间仍有差异,因为 AHPND 在成虾的养殖中仍可发生。AHPND的主要症状为空肠空胃,肝胰腺苍白甚至出现糜烂;通过组织切片观察可发现典型的肝小管糜烂。其主要病原是一株携带有特异性质粒的副溶血弧菌,目前国际主流观点支持该论断,国内观点认为苏云金芽孢杆菌也是其中一种病原。


三、白斑综合征


白斑综合征的病原是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这是一种具有囊膜的无色液体(亚群杆状病毒),成团或分散于受侵害细胞的细胞核或细胞质,受感染的对虾死亡率高。病虾活动能力下降,在池边慢游或伏卧,不摄食、空胃,游泳缓慢、反应迟钝、体色微红或正常。病虾头胸甲及腹甲易剥离,甲壳上有白色斑点,头胸甲最为明显,镜检可看到重瓣花状,周缘透明,中央不透明,似环状。病虾血淋巴由于细胞裂解从而显现混浊且血淋巴不易凝固,淋巴器官、鳃、皮下组织、胃、心脏均会发生病变,细胞较肥大、核仁偏位,严重时破裂,含大量病毒粒子。大部分病虾第二触须断折,鳃发黄肿胀,肝胰腺肿大、颜色变淡、糜烂,通常 3~7 天死亡。由于健康虾对病虾的捕食,故一周内可引起全塘死亡。


四、桃拉病毒病


一般在虾苗下池 20~60 天,天气变化大,连续阴雨后该病较多见,主要在虾的蜕皮期容易发病。病虾不摄食或少量吃食,消化道无任何食物,肝胰腺肿大变白,游动乏力,反应迟钝,甲壳变软,虾体转红,尤其尾扇变红,此病也称为“红体病”,死亡率高达 80%~90%,幸存者甲壳有黑斑。该病病程短,发现病虾到拒食 5~7 天就发生大量死亡,幼虾常表现为急性。成虾容易转为慢性疾病,死亡率低一些。分为急性期、过渡期和慢性期,各阶段的症状明显不同。处于急性感染期濒死的南美白对虾,有大量的红色色素体出现,使感染虾全身呈现暗淡的红色,而尾扇和游泳足呈现明显的红色,用 10 倍放大镜仔细观察细小附肢(如末端尾肢或附肢),可以看到病灶处的上皮坏死。


五、其他


因为“偷死病”名称的宽泛性,所以它的病因有很多,诸如偷死野田村病毒导致虾体从尾部出现肌肉白浊直至虾体整体出现白浊坏死;但是水质因素也可成为其主要诱因,氨氮、亚硝酸氮的浓度过高导致虾出现急性中毒也会出现大规模偷死;有害藻类的藻类毒素也会导致虾体中毒,出现偷死。


六、防治措施


1.选育优质的SPF虾苗,即将弧菌数量控制在安全范围内的虾苗,在源头上严格把关。

2.保持水环境相对稳定的养殖环境。具体措施包括:①经常加换新水,每天 5~10 厘米。②人工增氧,时刻保持溶氧量在 5 毫克/升以上。③采用药物清塘,放苗前 15 天左右对养殖池塘进行清塘,清塘药物以生石灰或漂白粉为好。

3.维持良好水色,避免“倒藻”发生弧菌数量的增加早期死亡综合征疫情的发生通常都与“倒藻”有密切关系。养殖期间若发现水色色泽变暗,池水泡沫增多或表层漂浮少量死藻时,说明藻类开始老化,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①经常适量地换水,可以维持藻类的正常生长,避免“倒藻”现象发生。②经常使用微生态制剂可以及时分解转化死亡藻类,避免水体藻毒素的累积或浓度升高,促进新藻的繁殖。

4.维持虾池微生物的多样性和数量的相对稳定,养虾水体宜以好氧微生物为主要,同时保持微生物的种类多样性和数量及稳定性,从而维持水体物质的良性循环。经常定期向养虾水体投施含有多种有益菌的微生物制剂是维持虾池微生物多样性和数量稳定性的重要手段。

5.控制池塘的 p H。养殖户可添加适量的生石灰水和小苏打,调节水体早上的p H在7.9~8.0。

6.定期检测养殖水体中弧菌密度。如果检测出弧菌浓度偏高,应对养殖水体进行消毒,待药性消失后再重新培育水体菌相。

7.药物防治以中草药为主,主要包括合理适当地使用大蒜素、大黄、黄连和板蓝根等,不仅可以防治病害,还可以显着提高南美白对虾机体免疫力。

8.生物防治:①混养切断病原传播:主要有对虾和鱼类混养法,如将南美白对虾和革胡子鲶等底栖鱼类进行套养,减少患病对虾的数量,控制病菌数量,切断病原的传播,从而控制EMS等疾病在白对虾养殖群体的暴发。②利用微生态制剂防控:偷死病发生时总有一些伴生的环境因素,偷死病也是对虾肠道弧菌毒素与不良水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关案例:


人物:田老板,台湾-台东成功


养殖物种:白虾80万尾


养殖面积:水泥池,2分地,水深1.5米


使用方式:因虾子在养殖中期出现死亡状况,因此尝试使用全效.初期投喂10~20g/kg的全效,虾子的死亡率明显下降後(由每天20斤降至1~2斤),停用产品数日,死亡率却又再提升,後来再改为每餐固定5g/kg。


使用数量:紧急状况全效10g/kg;日常保健全效5g/kg


使用效果:白虾死亡率降低,且肝胰脏逐渐呈现饱满之状态


全效4.jpg

使用全效前


全效1.jpg

使用全效两个星期后


白蝦-全效.bmp

使用全效后的第四十天


全效3.jpg

养殖池的状况


相关产品介绍:


全效


本品为全方位保健品,具有保肝整肠之功效。提供免疫激活、营养补给等多元功效,产品稳定性高且易于生物吸收,是鱼与虾体的保健圣品。全效添加多种维生素与生理作用活性物质,完善体内对酶与微量元素的需求,有助于提升动物体非特异性免疫,降低疾病感染率;精选多种氨基酸、微生物等保健元素,能维持肠道良好菌相,抑制有害菌,改善消化吸收不良的情形,抑制有害菌生长,预防偷死病等疾病的发生。


产品效益:


1.本品为全方位保健品,具有保肝整肠功效

2.精选多种保健元素,能维持肠道良好菌相,抑制有害菌,改善消化吸收不良的情形,并能完善体内对酶与微量元素的需求。

3.促进虾体免疫防御机制、提高虾只健康度与存活率。

4.提高饲料的嗜口性,增进采食量。

5.刺激消化酵素的生成,能够促进消化能力,且有抗氧化功能,能增进生长效率。



益菌王


本品采用适当的比例和独特的发酵工艺将有益菌群进行共栖培养,通过共生培养关系而组成多样性且稳定的有益微生物菌群,同时含有对养殖鱼、虾及蟹等有益物质和抑制水产养殖动物病源菌的抗菌物质。


产品效益


1.改善动物肠道微生物菌相,抑制有害病菌的滋生

2.净化水质,迅速清除养殖池中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等各种有害物质

3.分解残饵及粪便,改善养殖环境,降低混浊度、COD(化学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增加DO(溶解氧)

4.增加消化能力,提高饲料吸收利用率,促进生长

5.增强动物免疫力和抗病力,提高活存率

相关推荐
  • 公司环境相关信息公开

    公司环境相关信息公开

    2017-08-02
    我司所有项目均有通过区环保部门审批、备案、验收等相关行政许可,批复文件为:榕马开环【2012】监09号,榕马开环【2013】监51号,榕马开环评验(2015)57号,环境应急备案号:350105-2015-001-L。
  • 澳洲银鲈摆脱臭名,重新开发台湾市场

    澳洲银鲈摆脱臭名,重新开发台湾市场

    2016-09-23
    澳洲银鲈在90年代就被引入台湾养殖,但因普遍含有臭土味导致市场反应不佳,甚至得到“臭鲈”、“臭土鲈”称号。虽然被市场淘汰,但仍有小部分业者在银鲈产业衰败后才投入,在水质管理上下功夫的精养方式养出丝毫没有臭土味的银鲈,并且改名“贵妃鱼”自行开拓通路,重新开发市场。目前年总放养量在70万尾左右,年产量约40吨。
  • 绿色环保与防病科技:养殖海水虾(十三)

    绿色环保与防病科技:养殖海水虾(十三)

    2016-09-09
    应用优质的人工配合颗粒饲料可提高虾的免疫力及成长率,从而预防虾兵发生。南美白虾的饲料除了必须含有质量俱高的蛋白质,还要含有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及维生素,才是确保虾只健全成长的优质饲料。